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恢复建立的化学工程系,当时设有化工教研室、化机教研室、高分子教研室和基础化学教研室等。1995年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成立化学工程学院。1999年学院新组建环境工程系并更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,2004年学院主体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合并。随着科技进步、经济社会发展,特别是能源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,2012年成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(简称化工学院)。
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截至目前,教职工共149人。其中院士1人、国家领军学者4人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、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、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4人、校青年拔尖人才37人。自2012年以来,学院已聘请了4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专家等担任我院名誉教授、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,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课程,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支撑。
学院学科特色鲜明,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2016年首次参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B+(并列第15名),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所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获得A+(并列第1名)。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逐年上升,由2018年第40位上升至2023年第12位。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为A+。
学院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,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。在校本科生463名。学院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、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。在校研究生654人,其中硕士研究生386人(含留学生11人),博士研究生268人(含留学生19人)。本科生和研究生累计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、全国机器人大赛、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全国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、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各类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160余项。累计获省优博3人,校优博12人,学术之星9人,标兵11人。毕业生需求旺盛,主要从事煤化工、石油化工、能源、环保、医药、电子及金融等相关领域的高等教育、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工程设计及运行维护、工程监理、高级行政管理及工作。本硕博就业率均在99%以上,50%以上服务国家西部建设。毕业生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9人,担任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总工3人,中层领导60余人。
四十年来,学院逐渐形成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为:(1)能源化工工艺系统集成与优化;(2)能源化工过程强化与放大;(3)新型催化反应与分离工程;(4)绿色高效能源化工系统及装备;(5)新能源化工与储能技术;(6)生物化工与医工交叉。近五年来,学院承担科研项目600余项,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课题18项,国际合作项目16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,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160余项,以及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400余项。发表SCI论文1400余篇,其中在Nature子刊、JACS、Angew、AIChE J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74篇,ESI论文45篇。出版专著13部,申请专利350余件,其中授权200余件。获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12项,国际奖项2项,在化工系统集成优化、天然气压缩机、太阳能利用等多方面实现成果转化。学院获批国家级低碳能源化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,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、陕西省化工资源低碳转化与高效利用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并建设多个校企合作科研基地。此外学院累计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建11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。
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时代背景下,为落实太阳成集团tyc234cc“丝绸之路大学联盟”发展规划,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,搭建国际联合研究平台:先后合作成立了“太阳成集团tyc234cc-牛津大学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”、“太阳成集团tyc234cc-利物浦大学化学化工国际联合实验室”;“太阳成集团tyc234cc-昆士兰大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”,并于2018年发起成立“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化工子联盟”,已成功召开三届理事会并举办四届国际能源化工论坛,与10余个国家地区43个院系签订国际合作协议。学院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能源化工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,近三年与国外一流大学、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31人,学生出国交流访问70余人。累计主办/承办国际会议20余次,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,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百余次,任国际期刊编委90余人次。
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化工学科前沿,与能源、材料、生命、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,着力开发变革性化工新技术,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,推动化工学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。通过产、学、研协同机制的强化,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力争使学院成为化工领军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成果层出,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的高水平平台,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